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校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知规律,着重抓好“知、情、意、行”四个环节,帮助大学生树牢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大学生群体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
提升认知,辅之以理。“知”指的是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知”是先导和基础,没有“知”,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会出现情感上的冲动、意识上的摇摆、行动上的盲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意识”,意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如何才能做到意识到位?根本上讲就是要真正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思政课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做到“三个讲清楚”。
讲清楚“是什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寻根问祖”。要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一统”思想观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西方民族主义理论的批判与超越。讲清楚“为什么”,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连接历史观照当下现实。要理直气壮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现实意义,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有力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人民根本利益。讲清楚“怎么办”,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找到力量的基点。要把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讲清楚,把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思路和举措讲清楚,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坚实支撑。当然,“怎么办”的问题不可能穷尽列举,也不会一成不变,应遵循各地区高校实际,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就要求思政教育的各个渠道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通过三个讲清楚,切实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动之以情,激发情感。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根本上说就是做各民族大学生的工作,就是要引导各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一家人”的观念,建立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认同感、归属感是人的重要情感,属于感性认识,这种情感形成后会对人的理性认识产生巨大的推动和强化作用。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此心饱含真情实意,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遵循。实践经验表明,情理交融可化人心,要充分发挥情感的助推作用,要侧重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感悟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生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要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激发大学生对“56个民族同根同源,同气连枝”的真挚感情。
授之以意,鼓舞斗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民心工程,大学生要明白其用意。要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影响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因素仍然存在,看清楚敌对势力在我国民族、宗教、人权、涉疆涉藏等问题上频频发难,千方百计挑拨离间我国民族团结,颠倒是非抹黑我国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等等。通过以事为例,授之以意,鼓舞斗志,让大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可证实”的情况下激发情感共鸣、增强斗志。“中华民族一家亲”不是抽象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彰显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道中。要讲好红色故事,特别注重用好地方红色资源,强化红色记忆。要做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这篇大文章,启迪大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传承好各族群众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的红色基因,从而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
导之以行,学习标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任何一种观念都扎根在一定的社会土壤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不断涵养培育这一观念,最终铸牢这一观念。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他们是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鲜活榜样,要发挥他们典型的示范作用,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学榜样见行动”系列活动,如草原母亲都贵玛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守望相助民族团结,她的先进事迹超越了地区、超越了民族、超越了血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诠释,更是“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历史缩影。要多弘扬类似的经典故事,让学生在学习典型中,争当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