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暑”你最美社会实践‖寻访安塞风土民俗,助力传承中华国粹
时间:2019-08-01 22:24   来源:闽小科新媒体工作室    作者:闽小科   

为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7月22日至30日,我院“Firefly”实践队师生一行7人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对安塞腰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入户、问卷调查、文献调查、亲身体验等形式,对安塞腰鼓等非物质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根据实际调研结果形成实践报告,力求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进一步推动安塞区旅游产业发展,提高当地经济水平。

梦起青春闽科,齐聚圣地延安

724日上午,“追寻红色足迹·情系圣地发展”2019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出征仪式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顺利举行。中共延安市委副书记吴铁,共青团陕西省委副巡视员、宣传部部长王军民,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王松出席活动,同时还有来自全国百所高校、百支实践团、七百余名师生参与其中。至此,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共话先贤使命,传唱红色文化

24日晚上,“Firefly”实践队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听取了由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赵耀宏教授讲述的专题讲座《弘扬延安精神,牢记初心使命》。赵教授指出,延安精神是展示中国共产党品质与形象的革命价值观体系,是中华民族精神与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在抗日战争时空下汇流的中国精神,是贯穿于党的理论与思想的精神气质,是内化在延安时期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的灵魂。

领略民俗文化,弘扬民俗传统

为更好地开展“安塞腰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课题研究,725日至27日,“Firefly”实践队先后前往金延安文创产品服务中心、安塞区文化艺术馆、安塞民俗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寻访安塞风土民俗,助力传承中华国粹。

经过调查研究,“Firefly”实践队了解到,安塞腰鼓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走向全国,更是享誉世界。此外,享誉四海的民间剪纸、独具魅力的农民画、高亢质朴的陕北民歌和颇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曲艺都是这块厚土孕育出的民间文化艺术。

丰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生活气息使安塞腰鼓成为安塞区文化和精神的载体,也因此衍生出一系列精致唯美的文创产品。腰鼓酒具、腰鼓挂件、安塞剪纸、安塞绘画等文创产品,在给团队成员带来视觉熏陶的同时,也让大家认识到了安塞腰鼓这种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时尚的艺术和先进的技术让非遗文化与时俱进,让静默的文化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传承非遗文化,助推非遗传播

728-30日,团队探访冯家营民俗文化村,在这里,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亲身体验等方式,对安塞腰鼓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冯家营各农户都有人会打腰鼓,政府的大力扶持,腰鼓比赛、腰鼓表演的举行,免费腰鼓培训班的开展,腰鼓文化进课堂等措施对保护和传承安塞腰鼓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如何在新时代形势下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安塞腰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成为接下来安塞腰鼓发展的难题。政府扶持力度、自身表演形式、传播媒介包装等方面都是需要进一步考量与研究的。

期间,我们非常荣幸能够与安塞腰鼓老鼓手陈丕亮老师进行了深入访谈。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由于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鲜事物的出现,高科技的替代,人们更倾向于潮流的事物,学习腰鼓的人则日渐减少。再加上老一辈腰鼓表演艺术家们先后离世,使得许多地道传统的腰鼓打法失传,腰鼓的传播与传承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虽然政府花了大量资金用于文化扶持,但是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难以落到实处,导致大量的优秀文化管理人才、艺术人才流失。访谈结束后,陈老师饶有兴致地向我们展示了一段安塞腰鼓表演,还十分热情地手把手教授队员表演动作,队员们在亲身体验当中领略到了安塞腰鼓带来的别样风趣。


此外,我们又登门拜访了安塞腰鼓制作匠人(王永军老师)。王老师告诉我们,安塞腰鼓的制作主要分为备料、拼装、打磨、上漆、蒙鼓皮、钉泡钉六个步骤。其中,最主要的是拼装这一环节,这就对手艺人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过,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的腰鼓制作工艺面临着艺人老化、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目前,安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采取相关有效的保护措施,但对安塞腰鼓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


为期10天的延安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接下来,“Firefly”实践队将对实践期间的调研成果进行系统总结,最终形成一份调研报告。希望通过我们的绵薄之力,为安塞腰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献言献策,让安塞腰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经久不息。


 

 

 

上一条:小太阳实践队 下一条:【暑期实践】我校艺术设计学院GOYA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