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开展闽南科技学院202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时间:2025-06-28 20:03   来源:两委办公室    作者:tw   

各二级学院团委:

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根据上级团组织工作部署,校团委决定组织开展闽南科技学院2025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活动时间

2025年6月下旬-8月

三、活动对象

学校全体师生

四、总体原则

1.聚焦为党育人。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主责主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2.把准活动定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把握青年学生认知特点、成长规律,提升实践育人工作成效。

3.注重工作统筹。按照“学、访、写、讲、研、传”实践模式,坚持跨专业组队、扁平化管理、项目化调度、线上线下结合。加强校地联动、项目联动、品牌联动,整合资源、共建共享,鼓励依托专业学科特点谋划建设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小我融入大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返家乡”、“扬帆计划”、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项目融合开展,形成实践育人工作合力。

4.坚持求真务实。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摆拍走秀”,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突出实际导向,引导和推动青年学生将社会观察、感悟思考、调查研究等成果收获转

化为建设性意见和举措。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五、组队形式

组队采取点面结合、分散与集中并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着力动员校级实践团队、院级实践团队、返乡小分队及个人分散等。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组队,以辅导员、专业指导老师为纽带,围绕实践主题,结合学科特色、专业优势及实际情况进行组队申报。

六、实践内容

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围绕以下主题展开,学生既可选择其中一方面,也可自行选择实践项目和内容,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道、革命老区、非遗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筑牢红色根基,凝聚先锋力量”主题实践活动。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依托各地红色资源,组织青年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场馆开展仪式教育、学习体验、调查研究等,通过实地考察、人物寻访、文献调研、变迁比较、口述史、多媒体呈现等方式,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树立爱党报国信念、担当时代使命责任。

2.“追随领袖足迹,体悟伟大变革”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广大青年学生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地特别是来闽的考察路线,在总书记去过的乡村、企业、社区等进行实地调研学习,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到全国视察的足迹,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重要讲话精神,领悟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家国情怀,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作为。

3.“寻觅非遗绮韵,赓续文化根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展馆参观等实践活动,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亲身体验中华文化之精髓,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现实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来为古老的中华文明注入新气息,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4.“深耕乡村沃土,共绘振兴画卷”主题实践活动。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深入乡镇街道、乡村民宿、田间地头开展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现代乡村治理、乡村规划建设、乡村公共服务、农业农村科技支持等方面,加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教育关爱、法律援助、心理关怀、文化帮扶、文明建设、基层治理,把课堂学习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以扎实行动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解民生、治学问、做贡献。

5.“服务地方发展,彰显青春担当”主题实践活动。聚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地方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引导广大师生结合地方发展需求,发挥专业优势特长,深入街道社区,通过社会调查、基层研究、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形式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重点从服务人民日常生产生活需求,为地方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宣传地方经济、文化等发展成就方面入手,彰显青春担当。

6.“知行合一促交融,青春聚力共同体”主题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西藏、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学生到省内民族乡镇、村及西藏、新疆等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实践,通过开展民情社情调查、生产劳动、政策宣讲、走访调研、结对交流等活动,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交往交流交融、普通话推广、学业辅导、自护教育等设计开展实践服务项目,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法治宣传基层行,共建平安新篇章”主题实践活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目标,组织学生系统学习《民法典》《宪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社区普法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服务等实践。制作普法宣传短视频、漫画、宣传手册,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法律知识。参与基层法治建设调研,为完善法治体系提供建议,引导学生担当普法重任,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8.“返家乡”专项实践活动。根据团中央和团省委工作部署通过返乡社会实践的形式,结合“我为青年做件事”,感受家乡变化,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重点围绕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大学生参与政务实践、家乡企业实际工作、

公益服务和社区服务,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

9.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专项实践活动。号召学生以个人为单位结合自身专业积极参加福建省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政务实习、企业实习。引导青年学生立足实际、找准定位,树立理性、平实的择业观、就业观,进一步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实践能力,储备就业经验,主动到基层一线“自讨苦吃”、踏实奋斗、成长成才。

10.其他主题实践活动。除以上主题实践活动外,鼓励学生个人或团队积极申报对接国家、省、市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学校特色与学科优势,组织学生开展例如“何小禹”“闽宁协作”“帮扶泰宁”“反诈禁毒”“寻访校友”“青年宣讲”等特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此通知下发后,若上级部门有其他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将另行通知。

七、活动流程

(一)团队组建(即日起-6月20日)

以学院为单位组织申报,鼓励跨学院、跨专业组队,每支团队人数不少于5人,不多于10人,并配备1-2名指导教师。

(二)申报流程(即日起-6月20日)

1.自主申报:各团队填写《闽南科技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详细阐述实践主题、内容、

计划、预期成果等,并制定安全预案。

2.团队根据要求填写附件1-2后将纸质版与电子版申报书交各二级学院团委进行初审。

3.以二级学院团委为单位于6月20日前将PDF版及word版上报至校青年志愿者协会邮箱mkqnzyzxh@qq.com,纸质版交至青年之家(康美校区兰苑1#101-103)

4.学校评审:校团委组织相关人员对申报团队项目进行立项审核,确定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实践队

(三)行前准备阶段(6月下旬)

1.保险办理。所有申报备案的社会实践团队都必须为全部成员办理保险,并将办理情况报送校团委备案。

2.行前动员。校团委将适时召开“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培训会,具体时间届时另行通知等。

(四)实践开展阶段(6月下旬-8月)

各团队根据计划自行赴实践地开展实践活动。期间,校团委将督导检查各单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各实践团队要加强沟通、及时反馈活动信息,确保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各社会实践团队根据活动计划,将活动新闻稿件及时发送至校团委闽小科新媒体工作室邮箱:1399680677@qq.com,校团委将会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 团委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官方微博账号进行专题报道宣传。

(五)总结表彰阶段(9月-11月)

1.工作总结。各二级学院团委组织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交流、

讨论、总结等活动,学校层面的总结工作具体形式届时将另行通知,请各实践团队做好准备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做好图像、视频、新闻报道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评优表彰。以“学生自荐、学院推荐、学校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会实践各类先进的评选推荐工作。

3.典型宣传学校将通过校园媒体对在社会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增强示范效应,扩大教育范围,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八、活动要求

(一)周密部署,精心策划。各单位要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周密准备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要充分估计当前形势下学生希望实地实践的迫切愿望,做好资源协调和各项保障,满足供给需求,合理确定团队规模,积极组织参加相关专项活动。

(二)加强指导,提高质量。各单位要加强对实践团队专业指导,选派专业教师、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担任指导教师,随队指导学生实践,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在组队时应充分考虑团队成员之间专业上的互补性,发挥不同专业优势,明确实践调研领域、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案。团队成员科学分工,明确职责,开展扎实的调查研究,实践调研结束后及时整理总结,形成规范性实践调研报告等成果,并做好成果转化运用。

(三)强化保障,安全第一。各单位要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

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做好实践活动的培训指导、安全教育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密切关注极端天气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变化,指定一名熟悉了解社会实践工作的团干部担任学院的安全联络员,压实安全责任制。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实践活动,并及时向学院和校团委报备。

(四)拓展渠道,扩大宣传。各单位要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做好活动总结、选树宣传典型、研讨交流等工作,及时将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固化为工作路径。要努力推进社会实践成果培育转化,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调研基础上形成各类成果作品。充分利用“三下乡”官网、中国青年网、校园网等媒体平台,做好优秀实践、团队及个人的成果展示。

人:黄俊敏、程雨涵;

联系电话:0595-86658687,17356765161。


附件:1. 闽南科技学院2025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docx

2. 闽南科技学院2025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汇总表.docx



共青团闽南科技学院委员会

2025年6月28日



下一条:闽南科技学院2025-2026学年校团委部门主要学生干部名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