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救援队驰援缅甸震区
时间:2025-03-30 19: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两委办公室   

缅甸地震牵动人心。3月29日中午,中国救援队一行82人乘坐国航包机从北京出发,跨越3600多公里,于缅甸当地时间16时30分抵达仰光国际机场,随后乘车前往受灾严重的曼德勒省。

中国救援队队长赵明介绍,中国救援队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立即开展卸货转运工作,已与我驻缅甸使领馆联系,正在与当地政府有关机构对接。抵达灾区后,接领具体搜救任务,派出救援小队对执行任务场地进行实地勘查,同时选择安全合适的位置搭建营地。

截至发稿时,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28日在缅甸中部发生的强烈地震已造成该国1644人死亡、3408人受伤,另有139人失踪。

地震发生当天,缅甸宣布多个受灾严重的地区进入紧急状态。据报道,缅甸领导人敏昂莱表示,该国正在对灾区进行救援,但人力和物力严重不足,很多时候无法向灾民提供帮助。他请求国际社会向缅甸提供援助和支持。

3月29日6时30分许,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大量应急搜救设备和救援物资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发,包机赶赴缅甸震区。3月29日,中国救援队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前往缅甸震区,全力协助缅方开展抢险救援。

“我们是一支非常成熟的队伍。”中国救援队行动队队长王墨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中国救援队主要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人员组成,包括管理、搜索、营救、医疗和后勤成员。作为获得联合国认证的国际重型救援队,该团队人员和资源配备精良,曾参与包括土耳其大地震在内的多次国际救援。

中国救援队此行携带了700多件装备和物品前往缅甸,共约22吨,其中除了救援装备,还包括饮用水、食品等物资。“我们这支队伍出国救援基本上靠的是自我保障,携带的饮用水、食品能够保证队员在救援期间的吃喝,不影响当地受灾群众的需要。”王墨说。

在此次前往缅甸震区救援的82名中国救援队队员中,有10名医护人员。中国救援队队员、应急总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处处长朱伟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此行医务人员有两项重要任务:一是当发现伤者后,医疗人员马上提供有效的医疗救助;二是保障救援人员的身体健康,从而保证救援队的战斗力。

在震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引发不同的次生灾害,并导致不同的疾病。朱伟指出,由于缅甸当地受灾严重,加上天气炎热且气候潮湿,除了应对地震灾害中常见的人员外伤,还要预防呼吸道疾病、皮肤病及当地特有的流行病或者传染病。“从药物准备到救援物资准备,(我们)都作了充分考虑,把数量和种类都准备得非常周全,以确保这次救援行动能够成功。”

当前,缅甸余震不断,且余震级别仍然较高,救援人员面临着复杂的救援条件。缅甸时间3月29日15时51分,缅甸首都内比都发生里氏5.1级地震。

“我们的口号是‘以生命营救生命’。在安全的条件下,我们希望能够营救出更多被困人员。”出发前,王墨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此次救援的难度非常大,震区倒塌的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叠饼式、粉碎式和下沉式的坍塌都有,“但我们有信心完成好此次救援任务”。

3月29日上午,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徐加爱前往首都机场为中国救援队送行。在送行仪式现场,徐加爱表示,希望中国救援队全体队员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以钢铁意志、专业素养和拼搏奉献,为缅甸人民推开“生命之窗”,传递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圆满完成这次国际救援任务。

在现场,缅甸驻华大使丁貌瑞表示,中国救援队一贯秉承不惧困难、坚强勇敢的优良传统,有着严谨的组织纪律,也有着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他们前往缅甸救援,不仅能够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能促进两国的友谊。

缅甸地震牵动人心。3月29日中午,中国救援队一行82人乘坐国航包机从北京出发,跨越3600多公里,于缅甸当地时间16时30分抵达仰光国际机场,随后乘车前往受灾严重的曼德勒省。

中国救援队队长赵明介绍,中国救援队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立即开展卸货转运工作,已与我驻缅甸使领馆联系,正在与当地政府有关机构对接。抵达灾区后,接领具体搜救任务,派出救援小队对执行任务场地进行实地勘查,同时选择安全合适的位置搭建营地。

截至发稿时,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28日在缅甸中部发生的强烈地震已造成该国1644人死亡、3408人受伤,另有139人失踪。

地震发生当天,缅甸宣布多个受灾严重的地区进入紧急状态。据报道,缅甸领导人敏昂莱表示,该国正在对灾区进行救援,但人力和物力严重不足,很多时候无法向灾民提供帮助。他请求国际社会向缅甸提供援助和支持。

3月29日6时30分许,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大量应急搜救设备和救援物资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发,包机赶赴缅甸震区。3月29日,中国救援队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前往缅甸震区,全力协助缅方开展抢险救援。

“我们是一支非常成熟的队伍。”中国救援队行动队队长王墨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中国救援队主要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人员组成,包括管理、搜索、营救、医疗和后勤成员。作为获得联合国认证的国际重型救援队,该团队人员和资源配备精良,曾参与包括土耳其大地震在内的多次国际救援。

中国救援队此行携带了700多件装备和物品前往缅甸,共约22吨,其中除了救援装备,还包括饮用水、食品等物资。“我们这支队伍出国救援基本上靠的是自我保障,携带的饮用水、食品能够保证队员在救援期间的吃喝,不影响当地受灾群众的需要。”王墨说。

在此次前往缅甸震区救援的82名中国救援队队员中,有10名医护人员。中国救援队队员、应急总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处处长朱伟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此行医务人员有两项重要任务:一是当发现伤者后,医疗人员马上提供有效的医疗救助;二是保障救援人员的身体健康,从而保证救援队的战斗力。

在震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引发不同的次生灾害,并导致不同的疾病。朱伟指出,由于缅甸当地受灾严重,加上天气炎热且气候潮湿,除了应对地震灾害中常见的人员外伤,还要预防呼吸道疾病、皮肤病及当地特有的流行病或者传染病。“从药物准备到救援物资准备,(我们)都作了充分考虑,把数量和种类都准备得非常周全,以确保这次救援行动能够成功。”

当前,缅甸余震不断,且余震级别仍然较高,救援人员面临着复杂的救援条件。缅甸时间3月29日15时51分,缅甸首都内比都发生里氏5.1级地震。

“我们的口号是‘以生命营救生命’。在安全的条件下,我们希望能够营救出更多被困人员。”出发前,王墨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此次救援的难度非常大,震区倒塌的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叠饼式、粉碎式和下沉式的坍塌都有,“但我们有信心完成好此次救援任务”。

3月29日上午,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徐加爱前往首都机场为中国救援队送行。在送行仪式现场,徐加爱表示,希望中国救援队全体队员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以钢铁意志、专业素养和拼搏奉献,为缅甸人民推开“生命之窗”,传递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圆满完成这次国际救援任务。

在现场,缅甸驻华大使丁貌瑞表示,中国救援队一贯秉承不惧困难、坚强勇敢的优良传统,有着严谨的组织纪律,也有着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他们前往缅甸救援,不仅能够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能促进两国的友谊。



上一条:技术创新助力内容创作破局新生 下一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护航青年人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