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改革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发布会,提到了这些难题:公立医院长期债务,医疗机构之间低水平重复和同质化竞争,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科室、不同专业的薪酬差距,上级医院的人员下沉难以长效常态,卫健部门和医保部门的数据壁垒……在解决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难题方面,三明市探索出了一套医改经验。
在谈到三明医改的核心经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杨建立将“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勇于担当的改革精神”列为第一条。福建省三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元明则概括为,党委政府有“人民至上”的决心和担当。
2012年以来,三明市历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始终把深化医改摆在重要位置,亲自抓部署、抓协调、抓督查,下基层调研必看医改的点、必问医改的事、必解医改的难,将医改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评的重点内容,强化责任传导和跟踪问效。
杨建立说,在三明医改经验推广过程中,“最值得肯定和学习的是三明医改中事不避难,以问题为导向,敢为人先,勇于改革创新,敢于较真碰硬,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这是三明医改的内核,也是各地最应该学习的经验”。
改革效果好不好,还得用数据说话。张元明在回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问时说,目前,三明市公立医院“医、药、检”的收入结构,从改革前2011年的18.4∶60.1∶21.5优化为2023年的46.1∶29.8∶24.1。到今年6月底,三明市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已提高至47.65%。三明市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9.56万元,医务人员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湖南省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艳希在总结学习经验时说:“充分学习三明医改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的经验做法,切实强化党对医改工作的领导。”在组织领导方面,湘潭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抓,将医改工作列入市委的重大改革事项,多次实地调研和专题调度医改工作,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给政策、给投入。近年来,湘潭市累计投入30多亿元用于推进公立医院提质改造和整体搬迁等项目,有效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市考察调研时提出,“看大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的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围绕这个目标,湘潭市打破了原来卫健部门和医保部门的数据壁垒,建立共享机制,定期由医保部门和卫健部门一起对该市外诊率比较高的病种进行分析,使“大病不出市”的工作更加有针对性。
为此,湘潭市还探索出了“大病保姆”机制。湘潭市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的牵头医院都设立了专门的“大病”服务中心,开设了服务热线,同时通过信息化赋能,能够精准地了解“大病”患者的基本情况。一旦有“大病”患者出现,“我们就有大病保姆来进行‘一对一’的服务,为他们量身打造可以对接国内先进医疗资源的个性化诊疗方案。同时我们还对患者到外地就医和在本地就医的费用进行模拟测算,为患者提供参考。”周艳希说。
具体到县域内,针对上级医院人员下沉难以长效常态的问题,湘潭市从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驻第一书记。2023年派驻22名第一书记,促进了130多项诊疗新技术在基层落地。被派驻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年来门诊量同比增加了17.42%,手术台次数同比增加了11.11%。
“韶山的县域外住院率曾居高不下,这种情况既加重了群众的就医负担,也导致了我们医保基金的外流。”湖南省韶山市人民政府市长邓望军说,面对这个问题,韶山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的问题,建设由县级人民医院牵总、疾控中心协同,乡镇卫生院为分院、村卫生室为网点的紧密型健康共同体,实行人员、业务、绩效一体化管理,形成了上下联动、医防协同的健康服务体系,有力提升了群众的就医体验。
早在2019年,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就发文要求全国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除上述地区外,全国各地在学习过程中还出现了浙江湖州、江苏盐城、河南周口、贵州遵义等一批典型地区,丰富拓展了三明医改经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