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无数“罗阳式”新时代好青年
时间:2022-11-14 18:58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两委办公室   

10年前,《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向读者讲述了以身殉职的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的故事。这是关于罗阳的最早报道之一,许多人至今还能记得那些感人的细节:罗阳用生命擎起了舰载机的起飞,他不幸逝世后,全公司几乎找不到这位总指挥的采访影像,最后,只得从一张工作合照中截图制作遗照。

为人低调至此的罗阳,做起事来却相当“高调”——他带领团队研制的歼-15上舰两个月就起飞了,西方舰载机从上舰到起飞需要5-8年。奇迹背后的“忠诚、坚守、热爱、奉献”的罗阳精神,也成为一种传承,感召着“罗阳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激励着无数青年在科研攻关的道路上,敢挑重担,奋勇争先。

“你们以罗阳同志为榜样,扎根航空装备研制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携手拼搏奉献,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非常可贵。”“希望你们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在促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1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建设航空强国积极贡献力量。

一个个攻坚奇迹背后,是直面急难险重任务的无畏决心,也是向着科技高峰奋勇攀登的拼搏精神。遇到难题“绕着走”从不是罗阳的风格,“必须想办法”是他生前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正是这种攻坚克难精神,最终让中国人的航空母舰拥有了收放自如的“翅膀”,让一个个突破历史的新机型被研制出来,也推动着中国航空科技不断创新突破。在罗阳及“罗阳青年突击队”的故事里,也许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调的自我标榜,可是,在那些扎根研制一线的拼搏事迹中,在那些一次次实现新突破的闪耀成就里,却不难看清矢志不渝的奋进姿态,看到他们誓以航空报国的豪情壮志。

突击队队员们奋勇拼搏的10年,也是中国航空事业永攀科技高峰、取得瞩目成就的10年:中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航空武器装备交装越来越多,飞得越来越远,表现越来越好。歼-20批量列装,运-20远航海外,直-20旋舞高原,歼-15戍卫海天……一个个国之重器惊艳亮相,展现着航空领域的“中国力量”。

任何的使命担当,最终都会化作恪尽职守、踏实行动。中国建设航空强国的实践,离不开更多青年“罗阳”们的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它可能是5年、10年坐科研冷板凳的寂寞孤独,可能是一次又一次科研的失败,可能是无数日夜毫不懈怠的重复,可能是默默无闻站在荣誉之外的奉献……所有这些背后,是对航空报国精神的继承,是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的百折不挠,是促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为。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有了一代代在传承中奋斗的青年,才会有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才会有强大的的现代化国家,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圆。

 

上一条:2021“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名单揭晓 下一条:深化共青团改革和建设 凝聚团结奋斗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