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为何教育创新要对应试教育说“不”
时间:2016-12-20 18:57   来源:    作者:   

xin_0930805191500734204556.jpg

前不久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对外亮出了一个旗帜鲜明的态度——对应试教育说“不”。

这个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等承办的博览会,在接受参展报名时,没有采用“完全开放”的态度,而是将“单纯的著作、论文类成果,单纯的仪器设备类成果,以及有明显应试倾向的成果”统统拒之门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该博览会的策划人、特约国家督学、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教授说,“为教育办博览会,不是搞大杂烩,不是非要越多越好,而是要体现教育创新的理念,能给中国教育谋一个未来。”在这位新课程改革的推动者看来,要体现教育创新的理念,首先就要剔除“应试”痕迹。

他的理由并不复杂: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学生的成绩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但也存在非常明显的问题。

 刘坚以中国上海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的表现为例:中国学生的语文、数学、阅读、科学成绩往往能名列前茅,但在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测试中,中国学生的“相对表现”只排在倒数第二。

“这种天壤之别的排名,究竟是什么造成的?应试教育,当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所在。”刘坚说。

他将以应试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产品——比如,围绕知识点、解题术、背题型、提分数的教育产品以及相关的所谓教育创新成果,均称作教育领域的“落后产能”,“要严禁这些落后产能进入教育创新成果系统,避免其进一步扩大再生产”。

这也是为何刘坚要将这一届教博会主题定为“聚焦核心素养,全力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所在。他说,中国基础教育应该学会“去产能”,并通过增加有效供给,切实解决教育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

刘坚曾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工作多年,他有一个很深的感受是,新世纪以来,尽管我国教育研究涌现出了大量的教育创新成果,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梳理、提炼、推广和应用机制,很多教育创新成果往往得不到大规模运用。

他因此有了一个颇为“理想主义”的观点:如果我们的教育创新成果像市场上的各种产品、医疗系统的药品一样,有明确的适用人群、适用对象、解决适合的问题,面对一个个具体的教育问题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解决方案,那么,这就能极大地方便一线教师和学校使用,方便家长、学生选用。

这也是他连续两年发起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的初衷——发现和展示一批国内外优秀的教育创新成果,形成一个教育创新成果“超市”,为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供可供选择的、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教育创新产品,帮助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在每一天的教育教学中。

不过,在连续两年的教育创新成果遴选过程中,刘坚发现了一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参与教育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但是聚焦教育内容的企业产品非常缺乏,比如现在活跃的创客教育、机器人教育、思维教育,等等。另一方面,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国家课程,目前取得较大商业成功的往往是迎合市场需求的题海类产品或者管理平台类产品。

在他看来,前者很多在用技术的手段为应试推波助澜,在教育价值观上存在严重偏差;后者往往停留在教育教学管理上,不能从内涵上实现学科教学的突破。然而,真正尊重学科教学规律、尊重儿童学习规律的产品非常稀有。

相应地,教育界成果通常是,有不错的“教育理念”和显著成效的“实践案例”,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也缺乏有意识的“产品化”思维方式,不少成果缺少“系统的解决方案”和“便于复制和推广的标准与规则”,惠及的教师和学生十分有限,让人扼腕叹息。

怎么办?

还是要从改变教育科研评价机制做起。刘坚说,当前,我国不少教育科研人员更多关注的,还是科研课题和理论研究,虽然很多教育科研人员也会走进中小学校,但他们主要的目的还是服务于自己的论文写作和成果出版。

当然,在刘坚看来,最为重要的,还是推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实现教育创新成果的政府购买。他说,课程、学与教、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才是教育产品最为核心和关键的要素,是教育产品的焦点竞争力所在。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关注影响教育内涵发展的软性产品开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上一条:脱贫攻坚战首战告捷 下一条:青年态度·年度车盛典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