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又“长大”了
时间:2025-03-30 19: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两委办公室   

“大家好,我是通通。”时隔一年,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再次亮相中关村论坛年会,并演示了多项更为复杂的任务。

在今天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上,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通研院”)院长,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学院院长朱松纯介绍了“通通”的研发进展。

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通通”首次亮相,并现场通过了涵盖视觉、语言、认知、行动、学习和价值6个维度的多项测试,与3-4岁的人类儿童能力相当。而今天的“通通”2.0版本,已经可以完成认知心理学定义的多项5-6岁儿童应掌握的经典任务。

在演示画面中,“通通”有了朋友“乐乐”和弟弟“天天”。在幼儿园场景中,“乐乐”在无聊的状态下主动拿起玩具玩耍,而饥饿的“通通”打开冰箱找食物。当“通通”回到家中,希望弟弟“天天”帮忙收拾房间时,“天天”表现出了“假装很累”的状态:“太累了,收拾房间好麻烦。”而“通通”不断劝说弟弟,最终弟弟同意一起收拾房间。

通研院研究员陈浩解释,“通通”2.0版本已具有自身价值观、世界观,能在理解对话目标意图的基础上,遵循自身价值和人格,利用对话策略来引导对话的走向,从而达到目的。“通通”2.0版本已在价值调控对话生成、消除模型幻觉、保持对话前后连贯性及“言行一致”等方面取得突破。

“如果一个智能体不会撒谎、假装,很难说它具备了人的智能。”陈浩说,这可以从正面角度来理解:智能体作出类似撒谎、假装等行为,是由于其达到了一定智能水平而出现这样的能力。目前,研究人员在操作页面中可以实时查看智能体的“内心独白”,从而了解智能体是基于什么样的因素触发了行为。

下一步,研究人员还将逐步增强智能体行为探索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陈浩补充说,今年年底,“通通”有望达到6岁儿童的水平。

今天的论坛上,通研院联合乐聚、宇树等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共同发起成立“通智大脑联盟”。这一联盟将建设机器人数据采集工厂,并将企业研发中积累的建设经验、机器人集群运维经验及管理平台等相关技术整合为技术服务,提供给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


上一条:以“智”赋能 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下一条:提振消费不是应急之策而是固本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