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日-8日,闽南科技学院“Firefly”社会实践队奔赴福州市罗源县起步镇上长治村,开展校地共建、理论宣讲、墙绘创作、企业调研及保护母亲河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校地共建聚合力,双向赋能促发展

活动中,实践队与起步镇上长治村达成校地共建合作,举行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明确将通过定期开展志愿服务、联合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实践队走进村部,协助开展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校地关系向更深层次发展。
理论宣讲接地气,政策精神入人心

“大家知道‘乡村振兴’离我们有多近吗?咱们村的特色种植、村貌美化,都是振兴路上的生动实践……”在榕树下,实践队成员陈紫盈、许建文正用方言结合案例,讲解乡村振兴政策,让村民了解乡村振兴为村子带来的机遇。实践队创新形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解读党的创新理论、民生政策,不少群众表示:“这样的宣讲不枯燥,道理讲得透,我们愿意听、记得牢。”
墙绘添彩美乡村,艺术赋能焕新颜

在上长治村主干道两旁,实践团队正忙着为墙面“穿新衣”。有的队员在勾勒线条,有的队员在调配颜料,有的队员在细致填色……一幅幅融合乡村产业、民俗文化、时代新风的墙绘作品逐渐成型。从构思设计到落笔完成,团队用7天时间绘制墙绘88幅,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让老旧墙面变成展现乡村魅力的“文化窗口”,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别样色彩。
企业调研拓视野,产教融合探路径

期间,实践团队先后走访罗源县百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长之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锦源纺织等企业。通过实地参观生产线、与公司负责人座谈交流等形式,实践队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运营、人才需求、技术创新等情况,并就专业学习与岗位需求的衔接、校企合作模式等问题与企业深入探讨。此次调研不仅让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的应用前景有了更清晰地认识,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沟通桥梁,进一步打通“课堂学习”与“行业需求”的连接通道。
守护母亲河生态,绘就乡村宜居画卷

“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实践队队员沿乡村段河岸开展生态保护实践。清理沿岸垃圾、布设环保警示牌,向村民宣讲“河长制”及水资源保护知识,引导村民养成“爱河、护河、节水”的良好习惯,用实际行动守护乡村的“绿水青山”,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环境。

此次“Firefly”实践队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实践育人与乡村振兴深度结合,既为乡村发展送去了实打实的帮助,也让学生在基层一线锤炼了本领。下阶段,学校实践队将持续深化“实践+乡村振兴”模式,让青春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绽放更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