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美育教育改革,推动校园文化艺术繁荣发展,4月11日中午,我校团委在图书馆二楼会议室召开大学生艺术团和文化类社团建设专题座谈会。校团委书记曾荣根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大学生艺术团、社团管理部、各艺术分队成员、各文化类社团代表共50余人参会。

会上,校团委明确了大学生艺术团和文化类社团以“丰富校园生活、提升艺术素养、弘扬美育精神”的核心目标,提出了构建“专业性与普及性并重、传承与创新融合、实践与育人结合”的发展体系。大学生艺术团各队伍和文化类社团围绕建设发展现状、资源共享平台搭建、人才培养计划,品牌项目打造、两校区发展协同等方面畅所欲言,共话学校美育工作的未来发展。

曾荣根指出,大学生艺术团和各文化类社团建设要立足学生需求,依托校园文化、对标时代精神,通过科学规划与创新实践,实现艺术教育与德育、美育的深度融合。各队伍和社团应发挥自身特色,形成“一队一品”“一团一品”格局,为构建活力校园、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最后,他围绕校团委美育工作开展,提了几点期望:一是以美育为根,筑牢育人底色。艺术团和各社团要始终树牢“立德树人”的使命,深化美育融合,将艺术实践融入思政教育,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二是以创新为翼,激发发展活力。艺术团和各社团要勇立潮头、开拓新局。要积极探索跨界融合,鼓励各队伍、各社团打破传统边界,尝试“艺术+”新模式,扎根时代沃土,紧扣“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时代主题创作原创精品,让艺术既服务校园师生,又能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三是以内涵为魂,厚植发展根基。艺术团和各社团要避免“快餐式”发展,沉下心来打磨“硬核”实力。要传承文化基因,深挖闽南地域文化资源,让艺术团和各社团成为文化传承的“活化石”。同时要强化梯队建设,完善“老带新”传帮带机制,搭建与艺术名家、高校交流的平台,帮助成员从“爱好者”成长为“专业骨干”。四是以协同为径,凝聚发展合力。艺术团和各社团要多方联动、资源共享,要进一步优化支持体系,校团委将联动多方资源,为社团提供场地、设备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更好助力发展。

此次座谈会为美育工作注入新动能,校团委将持续支持艺术团与文化类社团创新发展,打造美育工作特色品牌,优化资源保障,强化梯队培养,推动美育实践向专业化、社会化延伸,让艺术赋能青春成长,助力校园文化繁荣。